あなたの中にもどりたい。

3.4k 6 mins
... ...

  难以置信的事实其一:我居然真的开始写小说了。
  难以置信的事实其二:甚至不是用中文。
  以及随之而来的:我真的要赶紧重构这个站了,分类和标签的体系都只适用于日常,如果不扔进 hugo 大概要爆炸……但是 hugo 的 markdown 我真的用不惯啊啊啊啊啊啊【尖叫

构思

  很久之前就想画的一个场景⸺少女蜷缩着身体将脑袋靠在骸骨的腹中,口中呢喃着:「あなたの中にもどりたい……ママ。」
  为了这个构思画了起码十几版构图都不满意,最后确信以我目前的画技以及在众多的场外元素干扰之下是画不出来了,于是鸽置之。
  当然骸骨和她的女儿都确有其人,她们的故事是有一个模糊的脉络的,而在看完歌味觉死老师的《畅梦人》之后我显然获得了三次 1d10 的克苏鲁神话知识,一个念头也应运而生:这句台词在狂信徒和她的神之间显然也是可以成立的吧!
  于是很快地就写出了第一版メモ:

初稿

  那是与画像中完全不同的「天使」的形象。
  祂放弃了为安抚人类而幻化出的温柔女性的形象,祂挣脱了用以制约自己毁灭力量的枷锁,祂睁开了那因不忍见世间疾苦而闭上的眼睛⸺那双眼睛,不,那无数的眼睛,此刻正不带任何悲悯也不带任何其它感情地,只是安静地注视着召唤祂的少女。
  你们听到祂发出了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的声音,但你们却似乎能理解,这是祂在向那少女提问。
  而你们听到了少女的回答⸺

  「あなたの中にもどりたい。」
  「妈妈。」

  黑发的少女的声音恍如陷入了深不见底的甜梦,她朝那巨大的有翼生物伸出了双手。
  而如同回应她的愿望一般,「天使」缓缓闭上了祂的眼睛,那冷漠的目光的反面是比夜色更加深邃的黑暗,如同吞吃恒星的坟场。少女被洁白的双翼拥进那黑暗的口中。

翻译

  写完感觉不太对味,主要是「あなたの中にもどりたい」这一句核心台词翻译成现代中文无论如何都不对劲……

  • 我想回到你之中
    这是中文吗?
  • 我想回归你的身体之中
    过于书面,且「你」与「身体」实际上是重复的元素

  翻译成英文都比中文容易:let me return inside you.
  说到底日文的「中」联想到的无论是「心の中」还是「胸の中」甚至「体の中」都有一种心理 / 情绪上的感觉,「inside」作用于人的时候也多用于精神层面的描述,唯有中文的「身体里」难以避免地充斥着低俗的黄色恶趣味……
  如果想确切地表达出日语原文的意义,需要用非常书面的文字去表达:「我想回到母亲的子宫之中」,而且人称必须是「母亲」而不是「你」,否则依然有无法忽略的亵渎意味。
  很神秘,说中文的人可以超越地域的变迁渴望回归故乡,可以超越物种的演化渴望回归大海,甚至可以超越生命的构成渴望回归尘土,但是唯独没有办法渴望回归母亲⸺回归一个真实存在的,可以与你面对面交谈的母亲,而不是一个只存在于自我感动的诗集里的虚构符号。
  停停我说停停,再继续这个话题又要变成千字打底的打拳小论文了……什么叫罄竹难书……
  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中」这个字作为国名使用(中原)的历史已经很久了,与「正统」「集权」之类的概念建立了联系,就很难再回归口语和本能的印象之中。而用以代替的「里面」实际上又是一个语义过于冗余的复合词,实际上「里面」和「之中」在方位的描述上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没有办法完全替代。

  我构思出来的想法居然没有办法用我的母语来表达,何其讽刺。
  但换个角度来说,我居然构思出了超越我母语所能表达的极限的想法,我也是真的很不得了呢……

重构

  那么确立了日文语境的不可替代性之后我马上又诞生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念头:不如直接用日语写全文吧!
  而且马上找到了更加有说服力的理由:日文习惯性省略主语,可以更好地营造出「天使」不可名状的氛围。
  总之先放下完整的成品:

完成品

 絵の中に描かれた「天使」とまったく異なる姿が現れている。
 人を慰めるために羽織っていた形を捨て去り、力を戒めるために背負っていた鎖を断ち切り、世の中の苦しみが耐えないために閉ざしていた瞼を開いたのだ。
 ⸺その目、その無数の目が、慈愛も優しさもいかなる感情も無く、ただ静かに、召喚を詠っていた少女を見つめている。
 そして、耳の中に吹き込んでいるのは、既存の言語のすべてと違う声。
 しかしなぜか理解できる。それは少女に問いかけていること。
 次が少女の答え⸺

「あなたの中にもどりたい。」
「……ママ。」

 それはまるで、底なしの甘い夢の中に落ち込んでいた囁き。彼女は翼を持つ「アレ」に、両手を差し伸べる。
 その願いに応えるように、「天使」はゆっくりと目を閉じる。その冷たい眼差しの向こうは、夜空よりも深い暗闇、あるいは、星々を喰らう墓場そのものだ。
 小さな影は、純白の翼に抱き寄せられる、あの真黒の体内へと。

小巧思

  接下来是一些咬文嚼字的时间……
  中文只是个很粗糙的メ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描述「天使」形态时的句子对仗不够工整的问题,最开始的版本是这样的:

人間を慰めるために纏っていた殻を捨て去り、
力を制約するために縛っていた鎖を断ち切り、
苦しみを見るに忍びずために閉ざしていた目を開いたのだ。

  首先是「人間」▶「人」;句子精简之后的「纏っていた」显得太矫情且指向不明了,在 gemini 的建议下改成了「羽織っていた」,第二句的「縛っていた」也相应改成了「背負っていた」;「制約する」看起来太中了怎么这里也有去中味教程于是改成「戒める」。
  最后一句则是感觉无论如何都没法对仗工整了,一开始强扭成了「苦しみが耐えないために閉ざしていた瞼を開いたのだ」,很快发现这个「苦しみ」指向不明,看起来会像无法忍受自己的痛苦而不是「世间的痛苦」,最后还是加上了「世の中」的前缀。但本来这一句的动机和前两句也有微妙的不同所以对仗不那么工整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然后是「你们听到祂发出了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的声音」,遵循弱化主语的原则,改成了「不属于任何已知语言的声音传入耳朵」,传入最开始用的是「届いた」,但想要更加温和却带有鼓动性的印象于是改成了「吹き込んでいる」。当然修改之后主语还是事实存在的,只不过不再是「人」了。
  用「アレ」来代替「祂」当然是基于我丰富的 COJ 跑团经验……
  「少女被洁白的双翼拥进那黑暗的口中」,本来想改成「無垢な翼」因为纯白看起来土土的……但是想着和后面的「真黒」做一个对比还是保留了。

  最后是「あの真黒の体内へと」,从「口中」改为「体内」,缺少了和前文「吞噬群星的坟场」的呼应,但多了一重「体内」与「胎内」谐音的内涵,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后者。
  因为老实讲最开始的「外神吃掉了召唤者」的构思多多少少有点贝贝吃学姐的影子在里面……但写着写着感觉这种行为对「天使」来说有点太野蛮了,黑洞吞噬群星的动作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无法抗拒的拥抱……或者说从引力拉扯的角度上来说,「拥抱」比「吞食」还更确切一些……

  最后的最后还是人称上的小巧思,不仅是关于「祂」的人称在没有主动行为的时候以各种方式规避了,「召唤者」的人称也花了心思设计。
  一开始是「召喚を詠っていた少女」,之后变成「彼女」,最后只剩下「小さな影」,从明确的行为人变成模糊的人称代词,最后成为「小小的影子」,也暗示了召唤者的人格不断瓦解的过程。总之我特别满意这个设计……

解答

  但不管怎么样终归还是要有个中文版我总不可能用日语写完一整篇吧给谁看啊,所以写这篇记录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合适的翻译,最后的答案是日▶英▶中。

  • 日:あなたの中にもどりたい。
  • 英:I want to return... return inside you.
  • 中:我想回家……回到我被孕育的地方。

  虽然还是避免不了书面化,但前半句的口语化程度足以营造一个「梦呓」的印象,后半句即使使用了书面语也很像「梦到哪句说哪句」的补充。以及用「我被孕育的地方」规避了对母亲身体的凝视感,但我还是要说这种规避是令人羞愧的,是中文文化圈自古以来对女性压迫的罪证……好了你不要再发散了
  好在这句话紧接着就是在呼唤「妈妈」,与日英版本单纯的呼唤不同,中文版本的语序可以连贯地指引出「我被孕育的地方⸺就是妈妈(的体内)」的含义,虽然可能多少又出现了物化母亲的嫌疑但我真没招了:)

  好久没有……应该说是从来没有如此严谨地推敲过我作品里的每一个用词,如果不是偶然萌发出了「无法用中文表达」的灵感,又偶然起了「尝试用非母语进行写作」的念头,我大概这辈子都还是会懒惰地遵循自己的直觉梦到哪句写哪句吧……真是新奇又令人激动的体验啊……
  最后的最后……我又何尝不是一个尝试离家出走另谋生路,却终究败给了回归母语怀抱的执着的,盲目的小女孩呢……